2012年12月21日 星期五

聖誕快樂

謹祝大家聖誕快樂!主恩常在!

很抱歉,最近工作比預期的多,聖誕節也會與家人一起離開香港度假,因此把未完成的文章一拖再拖!不過,我已經寫好了幾篇文章的初稿,明年初應該可以完稿。希望在明年的農曆新年後,這個網誌的內容會更充實。

這個網誌的瀏覽總次數已接近一萬次了!根據 Google Analytics 的統計,讀者每次瀏覽的平均時間超過五分鐘,而每次超過十分鐘的讀者也有七分之一,證明大家都花時間仔細閱讀網誌的內容。更令我喜出望外的,是在過去一年,平均每四位讀者之中有一位瀏覽本網誌超過十四次,換句話說,有四分之一的讀者平均每個月都瀏覽本網誌起碼一次!在此感激各位讀者的厚愛!

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

吳經熊譯本簡介更新

近日工作很忙,忽略了這個網誌,昨天只騰出了十五分鐘,重寫了〈吳經熊譯本簡介〉(全文見此),因為我發現了吳經熊了翻譯了新約全書外,也翻譯了〈聖詠集〉(〈詩篇〉)。如果您知道更多有關「吳經熊譯本」的資料,請告訴我!

接下來我希望在明年初可以盡快完成《新漢語譯本》團隊的訪問稿,〈聖經與版權〉全文,〈聖經中文譯本編年紀〉的修訂補充,及各現代譯本的例句分析。期望繼續與您在此談天!

更新:謝謝這個網誌的老朋友 Dr. Kenny Wang 今天的補充,讓大家可以找到「吳經熊譯本」印刷本的網上掃描影像,見〈吳經熊譯本簡介〉。

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

短訊:《基督教在中國》

我開設這個網誌大概已有一年,最大的喜悅是認識了不少新朋友,也聯繫了許多舊友人,新知舊雨濟濟一堂!

新朋友家興剛告訴我,在美國國會圖書館 (Library of Congress) 網站上找到這本書的電子版:

居蜜、楊文信 合編 (2009)《基督教在中國:美國國會圖書館亞洲部藏十九世紀傳教士中文文獻解題》:漢世紀數位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ISBN: 978-986-83112-1-3]

CHU, Mi and YEUNG, Man Shun (2009), Christianity in China: Annotated Catalogue of the 19th Century Missionary Works in Chinese at the Asian Division,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U.S.A.: EHanism Global Corporation [ISBN: 978-986-83112-1-3]

這本書的印刷方式是按需印刷(print on demand),初版只印刷了一百本,整本書的內容都是十九世紀出版的中文珍本聖經和其他珍本基督教書刊的封面影像及有關資料,真的如獲至寶!

可惜最近工作忙碌,下月我會先抽時間整理漢語聖經協會有關《新漢語譯本》的訪問稿,然後繼續寫各現代譯本的例句分析。希望明年初我有時間細閱這本《基督教在中國》,補充我的〈聖經中文譯本編年紀〉中不足之處。

溫馨提示:《基督教在中國》受版權保護,請在屏幕上閱讀,不要打印,詳情見此處

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

短訊:訪問新漢語譯本團隊

取自漢語聖經協會網頁(公平處理條款)
有好一陣子沒有寫網誌了,只因工作忙碌,有終審法院的案件,要自己親自處理。

上月底訪問了新漢語譯本團隊,他們同樣忙碌,正在翻譯《漢語新譯本》的舊約部份。希望稍後能抽時間把訪問的內容整理好,盡快在此與大家分享

2012年9月12日 星期三

短訊:〈首頁〉和〈初次讀者的常見問題〉更新


我最近收到許多朋友對本網誌的意見,很感恩!我根據這些意見,重新編寫〈首頁〉和〈初次讀者的常見問題〉,好讓首次造訪者容易了解本網誌的目的和範圍,也讓大家更易找到想閱讀的文章。希望大家繼續給我寶貴意見!

2012年9月5日 星期三

翻譯例句簡評

各出版社推廣自己出版的聖經譯本時,不論在印刷廣告、網站推廣或記者招待會的介紹,都會以例句說明,否則人人都說「忠於原文」、「文筆流暢」之類,實在難以分辨。

正如我在〈信仰立場|網誌守則〉中說,我一向尊重古今中外的聖經譯者,特別重視譯者的忠心和努力,而且絕不會對任何譯本作批判性質的言論。不過,這並不是說我甘心淪為各出版社的「傳聲筒」;相反,我從來不收受任何翻譯組織或出版社的利益,設立此網誌,只為幫助廣大讀者按需要挑選合適的聖經譯本。正因如此,我會以平信徒讀者的眼光,分析每個譯本的翻譯特色,要是個別譯本有任何不善之處,也會直接了當說出來,不會虛偽地繞幾個彎才說。

由於我不是翻譯專家,所以我只會從廣大消費者的立場出發,挑選文意精確、文筆高超、文采飛揚「信、達、雅」兼優的作品。第一輪的評論,我會針對各出版社的「推廣材料」中的例句。這些例句都是各出版社精挑細選的,認為可代表自己的譯本的整體特色,所以我特意選擇這些例句作評論和分析,應該是個最公平的方法吧。

我搜集的「推廣材料」,包括各出版社的印刷品和網頁的資料。我以「推廣材料」形容,聖經學者可能不以為然,畢竟聖經不是一般商品。但是,本網誌的對象是廣大讀者,是所有盼望以母語閱讀聖經的人,而不是少數懂古文的學者。消費者有權挑選最適合自己的聖經譯本,出版社也應該盡力推廣每個譯本的特色,方便讀者選擇。我身為律師事務所的部門主管合夥人,每天都花不少心思計劃如何推廣業務,這裡以「推廣材料」形容出版社的翻譯例句,絕無貶義。

未來這幾個月,我會寫一系列的文章,簡評各出版社用作推廣的例句,如下:

[將陸續刊登]


2012年9月4日 星期二

環球新譯本的翻譯方針簡介

本頁於2012年9月5日更新

我較早前曾訪問環球聖經公會培訓總監兼出版部主管黎永明,訪問中提到一些出版翻譯方針的問題,全文見〈訪問環球聖經公會:《環球新譯本》團隊〉。現把資料摘錄如下:

1. 原文底本



圖片取自環球聖經公會網頁(公平處理條款)
環球新譯本舊約的原文底本是 Biblia Hebraica Stuttgartensia (BHS 1997), Stuttgart: Deutsche Bibelgesellschaft (1997) [ISBN: 3438052199], SESB Version. Electronic edition (2003),但在個別情況下會選用死海古卷、《七十士譯本》及其他希臘文抄本、《撒瑪利亞五經》 等經文傳統;特別參考 Biblia Hebraica Quinta、Hebrew University Bible 及 Oxford Hebrew Bible 等近期校訂本已出版的異文分析和評論。

新約的原文底本是 新約的原文底本是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4th revised edition (UBS4), United Bible Societies (1993) [ISBN: 3438051109] 及 Nestle-Aland Novum Testamentum Graece, 27th edition (NA27) Stuttgart: Deutsche Bibelgesellschaft [ISBN: 3438051001],但在個別情況會選用其他異文;特別參考 Center for New Testament Textual Studies 的異文電子資料庫和分析。

2. 讀者對象

譯文的目標是淺白易讀,令初中教育程度讀者明白。涵蓋讀者的地域,目標包括所有內地、台灣、美加、香港等地華人,因此會選擇各地均可接受的詞彙和語避用外語化句式、方言俚語有歧義或不雅的詞語等。漢語慣用的四字詞組淺白成語則會酌量使用傳統人名的翻譯和教內常用的詞彙會保留使用,但一些不常見和比較容易產生誤解的詞語或名字則會修改

3. 註釋

在翻譯上較難處理的情況,例如雙關語或弦外之音,如未能以譯文表達,便會以註釋方式補充。註釋分為三類:經文評鑑註釋(textual and critical notes)翻譯註釋(translation notes)和研經註釋(study notes)。其中翻譯註釋用作說明經文的翻譯取向和原因。

4. 翻譯例句簡評

該會的網站刊登了一篇短文,簡介《環球新譯本》的翻譯原則,見:〈翻譯例句簡評:環球新譯本〉。

有關《環球新譯本》的其他資料,請按此處。

2012年8月31日 星期五

初次讀者的常見問題

本頁於2012年9月12日更新

有位初次到訪這個網誌的朋友問,為甚麼要討論中文聖經翻譯?我們不是已經有一本標準版本的中文聖經嗎?如果看不懂某一句,轉看英文對照便可以了,反正香港每一家售賣聖經的書店總會有中英對照的聖經,不是嗎?

以上簡單的問題,答案可以很長。

讓我試試以最精簡的方法回答如下,如果您想更深入了解,請按下文的連結(超連結,hyperlinks):

1. 聖經譯本其實沒有所謂「標準」版本。

聖經原文由希伯來、亞蘭文和希臘文寫成,後來不斷翻譯成各國文字。只有原文才勉強稱得上「標準」版本,但隨著考古學的新發現,例如十九世紀的《西乃抄本》(Codex Sinaiticus)和二十世紀的《死海古卷》(Dead Sea Srolls,見博物館的掃描版),即使何謂原文也是個研究課題。

2. 中文聖經翻譯的歷史,可能比英文聖經的歷史更悠久。

唐朝《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中提到現已失傳的聖經中譯本,代表聖經中文譯本可能早在七世紀已經出現,而十四世紀初也有蒙古文的孟高維諾譯本。相比英文譯本,根據《大英百科全書》,在七至十世紀之間出現的英文聖經譯本,許多僅僅翻譯或節錄聖經中部份書卷,而且當年的文字是現代人難以看懂的古英文,這些古英文連字母也與今天的英文不同,即使與莎士比亞年代的英文相比也相去甚遠,更遑論今天的英文了。至於十一世紀諾曼征服(the Norman conquest)後,英格蘭史上第一本英文聖經,即約翰.威克里夫(John Wycliffe)的譯本,竟然在十四世紀才出現。可以說,中文聖經的歷史起碼像英文聖經的歷史般悠久,可能更甚。

3. 中文聖經不是僅僅有三、四個譯本。

即使隨便選個統計的標準,例如僅僅計算曾經在香港本地發行出版的中文聖經版本,由1840年香港史上第一本在香港發行出版的中文聖經「郭實臘譯本」開始計算,直至今天,所有曾經有在香港出版完整的新舊約全書中文聖經譯本,總計也有幾十種,還未計中國各種方言(例如廣東話)的譯本,或一些只有國內版本的譯本(例如「馬禮遜譯本」,在出版時香港還未「開埠」)。

4. 翻譯聖經並非一勞永逸的工作。

隨著釋經學的研究和語文的發展,許多華人聖經譯者現在仍然不斷努力以不同的翻譯方針翻譯聖經,不斷出版全新的中文譯本,讓我們更深入明白聖經的每句話。

5. 每個譯本都有用。

世上沒有「最好」的聖經譯本。每個譯本都有獨特的翻譯方針和出版目的,不同的聖經適用於不同的場合和用途,例如朗讀、聆聽、研經、講道、靈修、默想、逍閒等,都應該選擇不同的譯本

6. 中文看不懂,不一定英文較易懂。

中文用的語素文字,英文是表音文字,兩者的本質不同。不論中英,都只是譯文,與原文相隔一重。要看懂譯文,不論中英文,要訣是要先明白每個譯本和出版社獨特的翻譯方針和立場,才能揣摩原文的真諦。

希望以上的答案可以回答我這位朋友的疑問。

2012年8月29日 星期三

本網誌的對象

我設立這個網誌,對象是誰呢?

是否局限於翻譯專家?只限基督徒?只限香港市民?甚至只限律師?

當然不是!

我是個律師,不是甚麼翻譯專家,也不懂聖經的原文,因此這個網誌的對象是一般聖經愛好者,而不是聖經學者

我是基督徒,但本網誌不屬任何宗教派別,也不屬於任何的翻譯組織或出版社。聖經譯本眾多,同一段說話可以有無數的方式翻譯,古代留存至今的各個抄本可能有出內,學者可能眾說紛紜,對「次經」或「旁經」可能有不同見解,甚至對掌管宇宙萬物的主宰也用上不同的稱謂(例如神、上帝、天主、耶和華、天父等);但無論如何,聖經只有一本。

古今中外的聖經譯者,最終目的也是要翻譯由希伯來、亞蘭文和希臘文寫成聖經,把真正的內容以各國的現代文字準確表達。

因此,本網誌歡迎任何人士加入討論,不論您是基督徒,也不論是新教天主教東正教,還是信奉猶太教伊斯蘭教印度教佛教道教其他宗教,或者是無神論者,都同樣歡迎。

歡迎各位給我寶貴意見。我身為香港律師,必定保衛法治(rule of law)。即使大學的基礎教科書也有提到,法治絕不是某些一知半解的人說是「依法治國」(rule by law)的「簡稱」;相反,法治代表平等、自由、公義,與主耶穌基督提倡的意念相同。不論您的宗教種族國籍職業年紀學歷語言,在這裡都享有平等的發言權。

特別在此重申,此網誌沒有受任何的翻譯組織、出版社、學術機構、教會,宗派或任何宗教組織的贊助或支持,我對任何譯本、宗派、翻譯組織或出版機構均持中立態度,詳情見此處

請您在下方留言,或給我電郵:bibletranslationhk@gmail.com,或在 Facebook 留言:https://www.facebook.com/Bible.Translation.HK

短訊:網站更新

我的讀者「Fai」經常給我很多很好的意見。昨天他建議我應該整理一下本網誌的內容,令首次造訪者更易找到他們想閱讀的文章。因此我重新組合網頁,把〈首頁〉改為本網站的簡介,把網誌的文章放在〈網誌〉分頁。希望大家繼續給我寶貴意見!

短訊:聖經中文譯本編年紀附錄更新

以下文章已在2012年8月更新:

委辦譯本簡介

高德譯本簡介

2012年8月24日 星期五

短訊:和合本修訂版的最新資料

我剛剛更新了以下有關《和合本修訂版》的資料:

1. 我在兩個月前訪問了香港聖經公會出版部的高級經理李秀芳,已經完稿及刊登,見:〈訪問香港聖經公會:《和合本修訂版》出版部〉。

2. 我另外寫了一篇短文,簡介《和合本修訂版》的翻譯方針,見:〈和合本修訂版 的翻譯方針簡介〉。

3. 我也更新了〈和合本修訂版簡介〉的內容。

希望大家喜歡!

和合本修訂版的翻譯方針簡介

香港聖經公會先後編寫了兩本小冊子,簡介《和合本修訂版》的修訂原則,並舉例說明。

請在香港聖經公會的網頁閱讀,或按以下連結下載:

《和合本修訂版》修訂原則及例子

《和合本修訂版》附詩箴 修訂原則及例子 (較早出版)

另外,有關《和合本修訂版》出版的因由和背景,見:〈訪問香港聖經公會:《和合本修訂版》出版部〉,其他資料見:〈和合本修訂版簡介〉。


2012年8月16日 星期四

新普及譯本的翻譯方針簡介

本頁於2012年11月7日更新

我收到漢語聖經協會市場部送給我的《新普及譯本之翻譯簡則》,及《新普及譯本》的《傳道書、馬太福音試讀本》,也有介紹該譯本的翻譯方針。我按本網誌的寫作習慣和格式編排,重新撮要這些翻譯方針,與大家分享。

1. 《新普及譯本》是一本翻譯自英文聖經Holy Bible, New Living Translation (NLT)的中文聖經譯本。NLT 是一個由一群聖經學者,按照聖經原文翻譯而成的現代英文譯本,強調清晰、易讀、易懂,並流露豐富情感的譯文風格,適切於個人靈修和朗讀。漢語聖經協會按照 NLT 進行中譯的工作,目的是要向華人讀者引薦這個英文譯本。該會以中英對照方式出版這本聖經,也是為了幫助讀者在學習聖經之餘,亦能學習英文。

2. 漢語聖經協會認為,NLT 採用了雙重的翻譯原則,按照經文的需要進行按字翻譯(word-for-word)和按意翻譯(thought-for-thought),但沒有說明在不同情況下如何取捨。

3. 《新普及譯本》以現代規範的中文為語文風格。

4. 《新漢語譯本》舊約的原文底本是 Biblia Hebraica Stuttgartensia (BHS 1997), Stuttgart: Deutsche Bibelgesellschaft (1997) [ISBN: 3438052199],但在有需要時也參考死海古卷、《七十士譯本》及其他希臘文抄本、《撒瑪利亞五經》、敍利亞文的《別西大譯本》、《武加大拉丁譯本》,及其他譯本和抄本。

2012年8月15日 星期三

短訊:聖經翻譯方針

我剛剛加了一個新的分頁,名為〈聖經翻譯方針〉,列出所有在本網誌中,有關各譯本的出版簡介及翻譯方針的文章,以便大家搜尋,希望大家喜歡。

簡明聖經的翻譯方針簡介

土桑華人基督教會(Tucson Chinese Christian Church)在其網站刊登了《簡明聖經》的翻譯原則。此譯本是 以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1984)和New American Standard Bible(1977)為基礎,再參考其他中、英文版本加以修改而譯成。譯者自稱採用dynamic equivalence(意義對等)的翻譯原則,此外在其網站裡也列出以下幾個原則:

● 「避用宗教術語」,使非信徒都能看懂。

● 避免用包含多種意思的字詞,例如根據中國傳統的觀念,「義」可解作「見義勇為」或「仗義疏財」之類,可能引起誤會,所以〈羅馬書1:17的「義人必因信得生」(《和合本》)在此譯本中改為「因為信心而被上帝看成正直清白的人,一定獲得永生」。

● 「使用具有實際內容的詞語」:例如,「基督」改為「救主基督」,「人子」改為「人子[救主基督]」。

中文標準譯本的翻譯方針簡介

本頁於2012年8月22日更新

亞洲聖經協會(Asia Bible Society)在網站刊登了一篇短文,簡介《中文標準譯本》的翻譯原則,見此處

中文標準譯本》舊約的原文底本是 Biblia Hebraica Stuttgartensia (BHS 1997), Stuttgart: Deutsche Bibelgesellschaft (1997) [ISBN: 3438052199],但在有需要時也參考其他抄本。新約的原文底本是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4th revised edition (UBS4), United Bible Societies (1993) [ISBN: 3438051109] 及 Nestle-Aland Novum Testamentum Graece, 27th edition (NA27) Stuttgart: Deutsche Bibelgesellschaft [ISBN: 3438051001]。此譯本翻譯原則的其他介紹,見此處

2012年8月10日 星期五

官話和合本–初脫–試讀本

我剛收到珍本聖經數位典藏查詢系統Chia-hsing 弟兄的電郵,他推薦一系列的〈官話和合本–初脫–試讀本〉。

這系列都是當時官話和合本編譯委員會審訂的手稿,甚至可以看到委員們的「御筆珠批」,而非最後正式印刷出版的和合本。

這些珠批對於瞭解《官話和合本》翻譯的過程,及當時中文的慣用語法、信仰上的詞彙演繹實在是批特別的資料。

Chia-hsing 弟兄舉了個例子:在校閱手稿中,曾有委員要求「嗎」一律統一由「麼」取代。但在《新標點和合本》時,又由「嗎」取代「麼」。

謹此向您推薦!

2012年8月6日 星期一

網站導航

為幫助第一次接觸本網誌的讀者,我加了〈網站導航〉,簡介本網誌的內容。若有甚麼說得不清楚的地方,請隨便發問。

更新:〈網站導航〉已在2012年8月29日改為〈首頁〉了。


2012年8月2日 星期四

聖經中文譯本編年紀附錄:固利乙譯本簡介

固利乙譯本簡介

短訊:授權「珍本聖經數位典藏查詢系統」引用本網誌資料

很高興本網誌及信望愛資訊中心已經達成協議,我會授權他們的珍本聖經數位典藏查詢系統引用本網誌的資料。

珍本聖經數位典藏查詢系統刊載了二百多種珍本聖經及信仰著作,以攝影或掃描方式複印並在網上刊登,其中包括澳洲的 Dr. Kenny Wang 借出近兩百本的珍本聖經。該系統按照圖書館的方式進行整理,為一本本的珍本聖經建檔記錄,使用者可以按照年代、文體、類別等進行查詢,並按照喜好排序,同時可以查詢相關的一些如作者、出版社等資料。他們的負責人Chia-hsing Pi 弟兄早前與我聯絡,表示希望可以引用本網誌的部份資料。他們的讀者網絡龐大,蒙他們引用我的網誌,我深感榮幸。

昨日再收到Chia-hsing 弟兄來函,知道珍本聖經數位典藏查詢系統正在不斷更新。首先,他們會統一命名方式,原著的「書名」寫在前頭,後頭再用括號補充「別名」。例如:「新舊約全書(委辦譯本)」。稍後他們也會於「作者、譯者」欄新增「出版組織」一欄,並於系統查詢的部分新增設「出版組織」一欄,以利使用者查詢索引。

2012年8月1日 星期三

計劃訪問香港各聖經翻譯組織(六)

今天我把漢語聖經協會及環球聖經公會的兩份訪問稿正式刊登,請按以下的連結閱讀:

1. 訪問環球聖經公會培訓總監兼出版部主管黎永明(Teddy)

2. 訪問漢語聖經協會出版部主任郭清容(Patsy)、編輯劉慶萍(Doris)和市場部主任李寶芬(Jessie)

另外,香港聖經公會的訪問初稿也即將完成,希望可以在本月中刊登。我也預先開了一頁:

3. 訪問香港聖經公會出版部的高級經理李秀芳(Loretta)

我也開了一個新分頁,連結所有與聖經譯者有關的文章,方便大家找資料。

敬請留意此版面隨時更新!

聖經譯者介紹

聖經譯者介紹

聖經譯者介紹(五):外文聖經譯者

20128月3日更新 

這是〈聖經譯者介紹〉的第五部份,列出曾經在本網誌提及的外文聖經譯者。本網誌主題以中文翻譯為主,即使遇然提到外文聖經譯者,也只是略帶提及,暫時只有以下兩位,請選擇以下連結:

1. 威廉·丁道爾(William Tyndale) (c.1490/1494-1536)

2. 泰勒(Kenneth N. Taylor) (1917-2005)

聖經譯者介紹(四):十三至十九世紀初的中文聖經譯者

20128月7日更新  

這是〈聖經譯者介紹〉的第四部份,列出了十三世紀至十九世紀初(至馬禮遜為止),所有曾經在本網誌提及的中文聖經譯者。請選擇以下連結:

1. 若望.孟高維諾(Giovanni da Montecorvino) (1247–1328)

2. 利瑪竇(Matteo Ricci) (1552–1610)

3. 陽瑪諾(Manuel Dias, aka Emanuel Diaz) (1574–1659)

4. 巴設(白日昇) (Jean Basset) (c.1645–1715)

5. 賀清泰(Louis Antoine de Poirot) (1735–1813)

6. 馬殊曼 (馬士曼) (Joshua Marshman) (1768–1837)

7. 馬禮遜 (Robert Morrison) (1782-1834)


聖經譯者介紹(三):十九世紀中至二十世紀初的中文聖經譯者

20139月30日更新 

這是〈聖經譯者介紹〉的第三部份,列出了十九世紀中至二十世紀初(即《官話和合本》為止),所有曾經在本網誌提及的中文聖經譯者。請選擇以下連結:

1. 郭實臘(Karl Gützlaff) (1803–1851) :第1頁

2. 麥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 (1796–1857) :第1頁第2頁

3. 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 (1801–1861) :第1頁第2頁

4. 馬儒翰(John R. Morrison) (1814–1843):第1頁

5. 克陛存(Michael Simpson Culbertson) (1819–1862) :主頁

6. 文惠廉(William Jones Boone) (1811–1864) :主頁

7. 盧維(Walter Macon Lowrie) :主頁

8. 施敦力(John Stronach) :主頁

9. 理雅各(James Legge) (1815–1897) :主頁

10. 米憐(William Milne) (1785–1822) :主頁

11. 美魏茶(William Charles Milne) :主頁

12. 高德(Josiah T. Goddard) :第1頁第2頁

13. 羅爾悌(Edward C. Lord) :第1頁第2頁

14. 憐爲仁、或譯:迪因修(William Dean) :第1頁第2頁

15. 固利乙(Grigory Platonovich Karpov) (俄文:Гурий Карпов) (1814–1882) :主頁

16. 施約瑟(Samuel Isaac Joseph Schereschewsky) (1831–1906) :主頁

17. 白漢理(Henry Blodget) (1825–1903):第1頁第2頁

18. 包爾騰(John Shaw Burdon) (1826–1907) :第1頁第2頁

19. 艾約瑟(Joseph Edkins) (1823–1905) :第1頁第2頁

20. 丁韙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 (1827–1916) :主頁

21. 楊格非(Griffith John) (1831–1912) :主頁

22. 李問漁(1840–1911) :主頁

23. 汲約翰(John Campbell Gibson) (1849–1919) :主頁

24. 紀好弼(Rosewell Hobart Graves) (1833–1912) :主頁

25. 葉道勝(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856–1937)  :主頁

26. 戴維斯(John W. Davis) :主頁

27. 湛約翰(John Chalmers)  :主頁

28. 謝衛樓(Davello Zelotes Sheffield) (1814–1913):主頁

29. 惠志道(John Wherry)  :主頁

30. 沙伯(Martin Schaub) :主頁

31. 皮堯士(Thomas William Pearce) :主頁

32. 羅爲霖(Llewelyn Lloyd) :主頁

33. 狄考文(Calvin Wilson Mateer) (1836–1908) :第1頁第2頁

34. 富善(Chauncey Goodrich) (1836–1925) :主頁

35. 鮑康寧(Frederick William Baller) (1852–1922) :主頁

36. 歐文(George Owen):主頁

聖經譯者介紹(二):近百年的中文聖經譯者

20128月15日更新

這是〈聖經譯者介紹〉的第二部份,列出了最近九十餘或大約一百年來,所有曾經在本網誌提及的中文聖經譯者,包括《和合本》以後所有的譯者(但《和合本》的譯者,則不在此列;請參考:〈聖經譯者介紹(三):十九世紀中至二十世紀初的中文聖經譯者〉)。請選擇以下連結:

1. 蕭靜山:主頁

2. 賽兆祥(Absalom Sydenstrickor) (1852-1931) :主頁

3. 朱寶惠:主頁

4. 王宣忱(王元德):主頁

5. 吳經熊:主頁

6. 狄守仁(P. Petit S. J.):主頁

7. 李山甫(G. Litvanyi):主頁

8. 申自天(R. Archen):主頁

9. 陸享理(Heinrich Ruck):主頁

10. 鄭壽麟(1900–1990):主頁

11. 蕭鐵笛(Theodore E. Hsiao):主頁

12. 趙世光:主頁

13. 雷永明(Gabriele M. Allegra) (1907–1976):主頁

14. 呂振中(1898–1988):主頁

15. 許牧世:主頁

16. 駱維仁:主頁

17. 周聯華:主頁

18. 王成章:主頁

19. 焦明:主頁

20. 鮑會園:主頁

21. 張達民:主頁

22. 張慕皚:主頁

23. 周永健:主頁

24. 褚永華:主頁

25. 蕭慶松(Gene Hsiao):主頁

26. 馮象:主頁


聖經譯者介紹(一):中文聖經翻譯工作者訪問

20134月24日更新

這是〈聖經譯者介紹〉的第一部份,我訪問了一些現正投身中文聖經翻譯的工作者。除以下幾位外,我會繼續邀請一些中文聖經翻譯工作者接受訪問,包括各種不同崗位的同工,排名不分先後,以訪問稿刊登日期為準:

1. 訪問漢語聖經協會出版部主任郭清容(Patsy)、編輯劉慶萍(Doris)和市場部主任李寶芬(Jessie)。[已刊登]

2. 訪問環球聖經公會培訓總監兼出版部主管黎永明(Teddy)。[已刊登]

3. 訪問香港聖經公會出版部的高級經理李秀芳(Loretta)。[已刊登]

4. 訪問漢語聖經協會助理總幹事李耀華、出版部編輯馬榮德。 [已刊登]


訪問香港聖經公會:《和合本修訂版》出版部

按此處 (click here)

訪問環球聖經公會:《環球新譯本》團隊

按此處 (click here)

訪問漢語聖經協會:《新普及譯本》團隊

按此處 (click here)

2012年7月20日 星期五

計劃訪問香港各聖經翻譯組織(五)

今個星期放了幾天假,分別完成了漢語聖經協會及環球聖經公會的兩份訪問稿的校對工作,將會在下星期於本網誌刊登。另外,香港聖經公會的訪問初稿也即將完成,希望可以盡快完成校對,在下月初刊登。 敬請留意此版面隨時更新!

2012年7月19日 星期四

Blogger「網頁」功能錯誤派發域名路徑

本網誌在 Blogger 開設,一向平安,但今天竟然出了意外。今天我更新幾個以 Blogger「分頁」(Page)功能開設的版面時,竟然擅自把我原本的統一資源定位符(ULR)更改了,更可惡的是 Blogger 向以下三個不同的「分頁」派發同一個路徑(path),包括〈免費中文聖經網站推介〉、〈延伸閱讀〉和〈中文聖經何處尋?〉。我反覆測試,發現如果「分頁」名稱只有中文,路徑都會自動一律變成:http://bibletranslation-hk.blogspot.hk/p/blog-post.html,只有「分頁」名稱包括英文或數字時,才會獲分派不同路徑。

希望 Blogger 盡快修改這個錯誤,但暫時我只能把其中兩個「分頁」名稱,加入一些數字或英文字串,改為〈2012免費中文聖經網站推介〉及〈延伸閱讀 Further reading〉,避免幾個不同「分頁」採用同一路徑引發的混亂。

各位電腦高手,如果你懂得解決方法,可否指教小標?


[更新] 2012年8月12日:等了差不多一個月,經過多次試驗,似乎 Blogger 終於改善了這個情況,不會胡亂分派路徑了。不過, Blogger 是否應該發電郵解釋一下為何會出亂子呢?


2012年7月2日 星期一

我的Facebook專頁

今天有三件事值得慶祝,第一,我完成了環球聖經公會的訪問初稿,現正在校對階段;第二,我在這個網誌增加了一些相片,包括版頭的兩朵花,全都是我自己拍的;第三,我花了幾天整理我在Facebook的戶口,終於可以與大家見面了,歡迎大家與我在Facebook聊天!

我開設這個網誌,主要是為了擁有與新知舊雨(當然也包括您在內)談天說地的空間,因此我很希望可以與您對話,不單談聖經翻譯,也可以天南地北,閒話家常,實屬人生一大樂事!請您在下方留言,或給我電郵:bibletranslationhk@gmail.com,或在 Facebook 留言:https://www.facebook.com/Bible.Translation.HK

我寫這篇短文時,才發現原來 Facebook 沒有正式的中文名稱。根據本網誌的編寫守則,我寫作時不會中英夾雜,但有一例外,所有沒有正式中文名稱或廣泛通用譯名的名詞,均沿用原文。Facebook是商業品牌,因此我以原文稱呼,不會採用坊間的臉譜、面書、面簿、臉書、面子書等暱稱。

2012年6月20日 星期三

中文聖經電腦軟件

寫網誌比在報刊寫專欄更喜悅,因為可以與讀者直接對話。我的讀者「Fai」,編撰了一個中文聖經電腦軟件的簡介,包括網上版和Android版的軟件,既有收費的,也有免費的。希望將來有更多中文聖經軟件湧現,可以支持一個中文版的 Bible Software Review

見讀者「Fai」編撰的:中文聖經電腦軟件簡介

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

計劃訪問香港各聖經翻譯組織(四)

今天我到了香港聖經公會環球聖經公會訪問,搜集了許多資料。雖然最近公司的工作很忙碌,但希望仍然找到一點空餘的時間,盡快完成訪問稿。

另外,漢語聖經協會的訪問初稿已經完工,現正在校對階段。

敬請留意此版面隨時更新!


2012年6月7日 星期四

我叫「小標」(Bill)

本網誌成立之初,我已收到眾多好友的鼓勵說話。近月,這個網誌更讓我認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新朋友,並收到許多賜教的電郵,不勝感禱。這些中英文電郵一律以「先生」或 “sir”稱呼我,似是過份客氣,但再回想,才發現自己從未公開姓名,也沒有用筆名,人家才叫「先生」,實在是自己疏忽,必須在此向大家公開道歉!

原本我不介意以真面目示人,但最初我設立這個網誌時,已決定公私分明,不但不作直接牟利用途,而且也不用網誌作間接宣傳。我怕如果以真實姓名寫網誌,可能會吸引到一些人光顧我的法律服務(雖然機會極微),便有違原意;所以便決定隱姓埋名。但是,為了要和各地的新朋友溝通,總得有個名字。思前想後,威廉·丁道爾(William Tyndale)始終在我的心中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但自己才疏學淺,未敢叨光用「威廉」作筆名,最後決定用 “William” 的簡稱 “Bill”,中文就叫「小標」吧!

生於十五世紀末,牛津畢業的丁道爾,大名如雷貫耳,其實無須多作介紹。當年英格蘭教會反對把聖經翻譯成英文,但他堅信每個基督徒都應該有機會以母語閱讀聖經,並且身體力行,努力把聖經翻譯成英文。當時教會阻止他,他便出走到德國繼續工作,把新約譯成英文(見掃瞄本),及隨即開始翻譯舊約。但是,他還未完成舊約的翻譯,便已經因政治迫害被捕,最後於一五三六年在比利時菲爾福爾德被處死。現今在不少地方,天天都有政治迫害的悲劇發生;回頭看短短四百多年前的英格蘭,雖說是普通法之源,但也有赤裸裸的政治迫害。今天香港,保存著普通法制度,享有翻譯聖經的自由、出版自由、甚至宗教自由,其實也得來不易,應好好珍惜,不應糟蹋。

為表達我尊敬丁道爾,我由今天起,便在此叫自己「小標」!



2012年6月4日 星期一

計劃訪問香港各聖經翻譯組織(三)

感謝天父!已經收到了香港聖經公會環球聖經公會的回覆,過程比預計更順利,很感謝各組織對本網誌的支持。我也已經請了假,準備訪問。

訪問稿待各被訪者過目後,便會在此刊登。敬請留意此版面隨時更新!


2012年5月27日 星期日

計劃訪問香港各聖經翻譯組織(二)

感謝主!不久前寫信邀請香港聖經公會漢語聖經協會、及環球聖經公會接受本網誌訪問,我很快已經收到了漢語聖經協會環球聖經公會的電郵回覆。

我先訪問漢語聖經協會,在該會的辦公室與他們的代表暢談了一個小時。另外,環球聖經公會也發了電郵給我,詢問訪問的範圍和題目,相信很快也可以安排訪問。現在靜候香港聖經公會的回音。

訪問稿待各被訪者過目後,便會在此刊登。敬請留意此版面隨時更新!

2012年5月21日 星期一

計劃訪問香港各聖經翻譯組織

上月工作很繁忙,到了今個月,總算可以騰空一點時間,便先後寫信邀請香港聖經公會漢語聖經協會、及環球聖經公會接受本網誌訪問,希望可讓本網誌的讀者更深入了解近年出版的聖經中文譯本。

感謝主,邀請函發出後,即時已收到其中之一的回覆,並且馬上安排了訪問的日期;希望很快也可以與餘下兩者成功安排訪問。訪問稿待各被訪者過目後,便會在此刊登。敬請留意此版面隨時更新!


2012年5月7日 星期一

參考資料

2013年10月1日更新

我寫這個網誌時,曾參考一些著作,但我不會像一般學術著作般另寫註腳,因為我視這網誌為我和朋友談天說地之處,絕非刊登論文之地。當然我絕不會剽竊他人的意念,因此每當我引用他人的資料時,為免破壞聊天氣氛,和保持持版面簡潔,我會用超連結(hyperlink)在內文標示資料的原始出處。你只要點擊本網誌內文的超連結,便可找到我引用資料的原始出處或作者資料。

可是,為免掛一漏萬,我還是在此把所有我曾經(或將會)參考或引述的資料一次過在這裡列出。

1. 一手資料

珍本聖經數位典藏查詢系統:收藏了許多早期聖經譯本的掃描本。

Scribd:收藏了馬禮遜時代的譯本的掃描本。

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s:這是19世紀中後期至20世紀初期英美宣教士到中國宣教的期刊,當中可找到各宣教士撮寫的文章和信件。哈佛大學把這些期刊全文掃描,供大眾自由閱讀。

The Internet Archive:是找舊文憲的好地方,同樣可找到 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s 掃描本。

各版本的聖經印刷本可在這裡購買。有關各聖經翻譯組織和出版機構,見各自的網站

2. 專書著作

BROOMHALL, Marshall (1934) The Bible in China, China Inland Mission

海恩波 (BROOMHALL, Marshall) (2000)《道在神州——聖經在中國的翻譯與流傳》(The Bible in China) 香港:漢語聖經協會 [ISBN: 9789625131887]

CHU, Mi and YEUNG, Man Shun (compiled) (2009) Christianity in China, Annotated Catalogue of the 19th Century Missionary Works in Chinese at the Asian Division,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USA; The 38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Mid-Atlantic Region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MAR/AAS), Villanova University, PA., 30 October-1 November 2009; Taipei: 漢世紀數位文化 [ISBN: 9789868311213; 9868311217]

EBER, Irene(1999) The Jewish Bishop and the Chinese Bible: S. I. J. Schereschewsky, Koln: Brill Academic Pub [ISBN: 9004112669]

EBER, Irene (1999) Bible in Modern China: the Literary and Intellectual Impact, Samkt Augustin: Monumenta Serica Institute

伊愛蓮(EBER, Irene) (2003)《聖經與近代中國》香港:漢語聖經協會[ISBN: 789625133508]

FOLEY, Toshikazu S. (2009) Biblical Translation in Chinese and Greek, Verbal Aspect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Netherlands: Koninklijke Brill NV [ISBN: 978-90-04-17865-6] [Goggle Books]

STRANDENAES, Thor (1987) Principles of Chinese Bible Translation as Expressed in Five Selected Versions of the New Testament and Exemplified by Mathew 5.1 and Colossians 1, Coronet Books Inc. [ISBN: 9122009930]

ZETZSCHE, Jost Oliver (1999) The Bible in China: The History of the Union Version or the Culmination of Protestant Missionary Bible Translation in China, Samkt Augustin: Monumenta Serica Institute [ISBN: 3805004338]

尤思德 (ZETZSCHE, Jost Oliver) (2002)《和合本與中文聖經翻譯》香港:國際聖經協會(現稱:漢語聖經協會) [ISBN: 9789625132440]

趙維本(1993)《譯經溯源──現代五大中文聖經翻譯史》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 [ISBN: 962271031X]

麥金華(2010)《大英聖書公會與官話〈和合本〉聖經翻譯》,香港中文大學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 [ISBN: 9789627706212]

莊柔玉(2000)《基督教聖經中文譯本權威現象研究》香港:漢語聖經協會[ISBN: 9789625131801]

許牧世(1983)《經與譯經》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3. 小冊子

一些由聖經翻譯組織出版的小冊子,也有相當參考價值;數目眾多,未能一一列出,謹舉例如下:

陳惠榮(1986)《中文聖經翻譯小史》香港:中文聖經新譯會(現稱:環球聖經公會)

陳少蘭(2005)《中文聖經翻譯簡史》香港:環球聖經公會 [ISBN:9628815865]

《中文聖經新舊譯本參讀選輯》(1977) 香港:中文聖經新譯會(現稱:環球聖經公會) [ISBN: 9622082831]

《聖道東來》香港:香港聖經公會 [ISBN: 9789622939127]

4. 網上中文資料

互聯網上資料繁多,質素參差,我謹將最近曾瀏覽的某些中文網頁列出,其中有著名學者(例如黃錫木博士)的著作,但也有些沒有附作者姓名的,請小心自行分辨。

基督教線上中文資源中心的文章

彭國瑋牧師:“中文聖經的翻譯” 《聖經季刊》 13、15 期

趙曉陽: “基督教聖經的漢譯歷史”

中文聖經譯本流源(無作者姓名)

香港聖經公會網上的短文,包括:

〈聖經的由來:成典、留存和翻譯〉

黃錫木〈中文譯經工作的再思〉

黃錫木(2004)〈聖經翻譯和傳播〉一至六(原刊《時代論壇》)

施約瑟與他的官話《舊約全書》(讀書報告)

5. 常用綜合聖經網站

一些流行的綜合聖經網站,搜集了常用的聖經譯本、工具書和參考書,若網站的介面優良、擾人的廣告少、內文又沒有手民之誤的話,則可當作印刷本的替代品。不過,在異端充斥的年代,網站的背景難以核實,內文的準確度也難以保證,宜小心為上。我推薦的聖經網站,見:〈廷伸閱讀〉的第2至3節。

6. 英文網誌和資料庫

英文的網上資料比中文的多。許多外國的網誌以聖經為主題,其中選擇了部份,放在上面的〈廷伸閱讀〉的第4節中。請注意,我並非推薦所有列舉的網誌,請小心自行分辨其內容。暫時我還未找到以聖經翻譯為主題的中文網誌,如大家找到,請通知一聲,願虛心討教和交流。

7. 一般參考資料

在寫此網誌時,我也會參考一些人所共知的資源,例如 Wikipedia維基文庫Encyclopaedia Britannica等。其中Encyclopaedia Britannica的 “Biblical literature”條目,值得細閱。

8. 尚未閱讀的資料

以下的資料曾在以上的著作中引述,不過我未有機會閱讀,甚至未曾核對著作名稱的正誤,暫列於下:

湯因〈中國基督教聖經事業史料簡編〉,《協進》1953年第9期,第48頁

馬敏〈 馬希曼、拉沙與早期的聖經中譯〉,《歷史研究》1998年第4期。 


賈立言、馮雪冰(1944)《漢文聖經譯本小史》,華文印刷局

楊森富(1968)《中國基督教史》,台灣:商務印書館

吳義雄 〈譯名之爭與早期聖經的中譯〉,《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2期


續閱讀

2012年3月8日 星期四

為何只看中文聖經翻譯,不談其他語文?

此網誌只談中文翻譯,而不顧其他語言的聖經,因為我一直覺得中文有其特質,與其他語文的情況完全不同,因此應該開設一個網誌,單獨討論聖經的中文翻譯。

我這個想法原屬個人主觀的感覺,但想不到最近卻獲得一點點科學研究證據的支持。根據該研究的結果,人類閱讀中文與拼音文字(例如英文或聖經原文的希伯來文、亞蘭文和希臘文等)這兩大類別的文字時,大腦分別採用不同的機制去理解字裡行間的意義。當我們把聖經由原文翻譯成英文或德文等的拼音文字時,原文和譯文都同屬拼音文字,無須考慮上述問題;但是,當我們把聖經由原文翻譯成中文時,卻須要把拼音文字轉化為方塊字,因此中文譯者便要面對獨一無二的困難。

我寫了另一篇文章,詳述這個問題:〈二百毫秒後的漢語腦電波——談中文的特質〉,我在該文中簡介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張學新(Prof. John X. Zhang)的研究結果。

回頭再看,此網誌的主題謹限於「中文」翻譯,原來真是一個好決定!

二百毫秒後的漢語腦電波——談中文的特質

為甚麼我在此網誌只討論中文翻譯,而不是所有語文的翻譯呢?

原本我有自己的主觀看法,我覺得漢字是唯一現今仍廣泛使用的語素文字(logograhic writing system),沒有像日文般同時利用拼音;但其他的主要語文,不論是現代通用的英文、德文、法文,或古代聖經原文的希伯來文、亞蘭文和希臘文,都是拼音或表音文字(phonographic writing system),所以翻譯中文時碰到的問題,必定與其他語文的情況不同,因此應該開設一個網誌獨立討論。

我這個原屬個人主觀的感覺,想不到竟有部份得到科學證據的簡接支持。

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張學新(Prof. John X. Zhang)及其研究團隊,最近從心理學和腦科學的研究發現,漢字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拼義文字,與拼音文字分別構成文字最高發展階段僅有的兩大類別。張學新並利用神經科學技術,發現了一個獨有於中文的腦電波,只在閱讀漢字時才出現,在閱讀拼音文字時卻不會出現。

張學新的研究由一個簡單的客觀事實開始——除中文外,世界上現今使用的所有其他文字,幾乎均爲拼音字母文字,其辭彙識別只涉及分辨幾十個字母或語音單位,是一維的線性組合。相反,中文辭彙包含數量衆多的方塊漢字,需要在部件、單字和多字層次上抽取複雜的形狀和空間資訊,這兩類文字視覺形態上的巨大差異,須要對應不同的大腦加工過程。

研究團隊採用腦電技術和視覺辭彙判斷,讓以漢語爲母語的人區分真詞和假詞。結果顯示,中文雙字詞在其呈現給讀者大約 200 毫秒 (milliseconds)後,便會誘發了一個負走向的、以腦頂部和中央區域爲中心、分佈廣泛的腦電反應,稱爲「頂中區N200」 (centro-parietal N200)。此外,辭彙重複呈現時,該頂中區N200 會出現一個罕見的、大幅度的增強效應。但是,如果我們要識別英文等拼音文字時,類似的效應卻不會存在,因此頂中區N200 應該是一個閱讀漢字時特有的腦電反應。進一步的實驗表明,該頂中區N200 不反映感知覺加工,也不反映語音、語義加工,而是反映詞形加工;換句話說,中文辭彙在其識別過程的早期就已經完成了對個體詞形的視覺分析,涉及相當廣泛和高級的視覺加工腦區。

張學新提出的漢字拼義理論,把漢字和拼音文字並置爲人類文字發展成熟期僅餘下的兩個邏輯類型,指出相對於拼音文字,漢字是更爲徹底的視覺文字,其腦機制應該更注重視覺加工,拼義理論與頂中區N200 的發現相互支持,從理論和實驗兩個方面揭示了中文獨特之處,論證了它與拼音文字本質的區別。張學新稱「頂中區N200」是「揭示視覺詞匯識別本質的一把鑰匙」。

張學新的研究團隊成員,除他自己外,還包括汕頭大學醫學院的方卓、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行爲科學重點實驗室的杜英春、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的孔令躍、首都師範大學心理學系的張欽、廣州大學心理學系的邢強。他們的研究成果在中國科學雜誌社出版2月號《科學通報》(Chinese Science Bulletin)刊登,題為:《頂中區N200:一個中文視覺辭彙識別特有的腦電反應》。

是次研究奠定了漢字的科學基礎,同時能認識中文和拼音文字的不同腦機制,能從根源上為語文教學,提供科學證據。該發現表明漢字是視覺文字,並糾正一般人心目中認為漢字是象形文字的觀點。

這個科學研究的結果證實,人類閱讀中文與拼音文字時,大腦分別採用不同的機制去理解字裡行間的意義。因此,當我們把聖經由原文翻譯成英文或德文等的拼音文字時,便無須考慮這個分別,因為原文和譯文都同屬拼音文字;但是,當我們把聖經由原文翻譯成中文時,卻須要把拼音文字轉化為視覺文字,譯者要面對獨一無二的困難,這些困難是西方聖經譯者根本無法知曉的。


2012年2月15日 星期三

新漢語譯本的翻譯方針簡介

本頁於2012年8月22日更新

我剛收到漢語聖經協會市場部送來的《新漢語譯本之翻譯簡則》,現分享如下。我按本網誌的寫作習慣和格式編排,重編該《簡則》,並加入一些超連結說明,但盡量保持原文意思。

*     *     *

聖經翻譯方針

20134月24日更新

聖經翻譯研究的範圍廣泛,其中最基本的是各譯本的翻譯方針。

近年各譯本的宣傳資料中,列出的翻譯方針都大同小異,印象中最常見的是「信、達、雅」;「忠於原文」;「由原文直接翻譯」;「內容清晰」;「現代中文語法」之類的宣傳字句,讀者難以單憑這些形容詞分辨每個譯本的特色。

不過,各譯本之間微妙的分別,正是趣味的源頭。我在這裡列出所有在本網誌中,有關各譯本的出版簡介及翻譯方針的文章,以便大家搜尋。請按以下連結:

思高譯本:                               出版簡介
呂振中譯本:                           出版簡介
當代聖經:                               出版簡介
現代中文譯本:                       出版簡介
新標點和合本:                       出版簡介
聖經新譯本:                           出版簡介
簡明聖經:           翻譯方針
中文標準譯本:   翻譯方針
當代譯本:                               出版簡介
和合本修訂版:   翻譯方針                       譯者訪問
新漢語譯本:       翻譯方針                       譯者訪問
環球新譯本:       翻譯方針                       譯者訪問
新普及譯本:       翻譯方針                       譯者訪問



您應會喜歡以下文章:

〈中文聖經何處尋?〉再更新

今天我再修改了〈中文聖經何處尋?〉,更新了一些書店的錯誤連結,並重新把書店按筆畫排序。

為甚麼我之前我一直未能把這些售賣聖經的書店名稱按筆畫排序呢?我現在仍然使用舊版的 Microsoft Word,之前我嘗試以人手強行把「語言」 設定為 「中文」也不能以中文筆畫排序,因為電腦仍把行列之間的空隙當作「英文」。今早終於發現了可行的方法,先開一個新檔案,隨便打三個中文字,以人手把全文的「語言」設定為「中文」,然後把原本書店名稱的列表以「複製」和「貼上」的方式,取代早前隨便打的三個中文字之中的第二個字,電腦這時仍確認整篇文章是「中文」語系,之後便可以筆畫排序了。不知是否我用的版本太舊,還是其他原因,才使我要以這個煩擾的方法排序。現在應否升級到最新版的Microsoft Office,還是改用 Apple iWork呢?

我不禁想到,如果聖經翻譯工作者經常也面對類似的技術問題,便會浪費許多寶貴的時間,未能把所有時間專注在翻譯工作中。若資源緊絀,翻譯同工或許未能聘請許多助手協助處理這些技術問題。翻譯工作者應如何借助日新月異的資訊科技來協助自己呢?這是我將要討論的話題。不過,由於工作關係,我可能要待幾星期後才可再執筆,這網誌未來幾星期,除了零碎的參考資料外,其他的文章可能要暫停一陣子了。在此約定您,大約在復活節時再與您詳談吧!

2012年2月7日 星期二

〈中文聖經何處尋?〉更新

幾天前我重寫了〈中文聖經何處尋?〉,加入了香港的基督教和天主教書店的名稱和連結,希望方便大家購買聖經和屬靈書籍。我不單列出書店,也搜羅了一些教會、出版社、會所(例如位於香港基督教青年會的小書店)和其他機構的零售點,總之不分宗派、背景,盡量包括所有香港可以購買到聖經的地方(只排除異端或邪教,見本網誌立場)。

如果您要在香港找專售基督教、天主教書籍的書店,請按此

當然,除了這些宗教書籍專門店外,香港各大綜合書店也有聖經和宗教書籍出售,例如三聯書店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天地圖書大眾書局葉壹堂(Page One)辰衝書店(Swindon)香港圖書文具(Hong Kong Book Centre)恬墨書舍(Dymocks)Bookazine 等,還有即將在香港銅鑼灣開業的誠品書店。不過,您身為本網誌的讀者,平日必定亦很愛閱讀,相信也時常光顧這些書店,我想我亦無須特別代其宣傳了。如果您要找這些綜合書店的地址,請按以上的連結吧。


2012年1月27日 星期五

〈聖經中文譯本編年紀〉已全面修訂

〈聖經中文譯本編年紀〉是本網誌最特別的一頁。我在去年9月把初稿刊登,是本網誌開幕後的第三篇稿。之後我把初稿移到專頁,然後不斷修改內容。

去年底經好友介紹,認識了美國威克理夫聖經翻譯會(Wycliffe Bible Translators USA)的一位同工,並讓她的個人網站轉載這〈編年紀〉。之後我盡量不再修改〈編年紀〉的主頁,改為修改〈編年紀〉中連接每一個[詳情]連結的短文。

我一直知道我這些連接[詳情]連結的短文初稿,有許多都寫得不好,資料欠周全,但性急的我還是先推出了〈編年紀〉主頁,然後才慢慢修改這些短文。後來花了幾個星期,終於在今天把這些短文逐一修改完畢了。

當然,這不代表我以後不再修改這些短文;相反,網上文章的結構正是便於修改,以後凡有新的譯本誕生,或我發現了一些現存譯本的新資料,都會不斷修改〈編年紀〉

以後我每次修改〈編年紀〉主頁或連接[詳情]連結的短文後,都會在〈編年紀〉主頁的首行標明:「本頁於xxxx年xx月xx日更新;以下某些[詳情]連結的內容於xxxx年xx月xx日更新」。如果你想知道我修改的內容,請給我電郵: bibletranslationhk@gmail.com

聖經中文譯本編年紀附錄:和合本修訂版簡介

按此處 (click here)